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加强监管,提高食品行业质量,是实现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根本基础。食品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意义重大。
食品检测的指标有哪些?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常见的指标类型。
食品检测-微生物检测项目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示性的微生物指标,不是病原体指标。主要用于评价食品的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或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常用的食品污染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其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大肠菌群超标的产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合居民膳食结构、抽样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健康风险较低,但反映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是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污染,或生产过程中人员、工具等生产设备和环境对产品的污染,以及灭菌技术对产品灭菌不彻底造成的。
3.霉菌:霉菌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被霉菌污染,生产加工过程中产品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生产工具和设备清洗消毒不到位,或产品储存运输条件不当。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酵母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加工原料被霉菌污染,也可能是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超标,是由于储运条件控制不当造成的。霉菌和酵母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霉菌会使食物变质,破坏食物的色、香、味,降低食物的食用价值。4.绿脓杆菌:绿脓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皮肤、呼吸道、肠道等。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存,对消毒剂和紫外线有较强的抵抗力,对抵抗力弱的人有健康风险。天然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由于水源保护不当,污染了水体;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员工未消毒的手直接接触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或者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有缺陷。
5.真菌毒素项目
黄曲霉毒素B1:花生油产品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花生原料在种植、采收、运输、储存过程中被黄曲霉等霉菌污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选择花生原料并进行相关检测,企业未采用精炼工艺或工艺控制不当。
6.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超标可能是这种真菌对原料小麦的污染和企业对原料控制不严造成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谷物霉变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污染谷物和动物饲料的最广泛的天然毒素之一。在潮湿的环境中,被霉菌污染的大麦、小麦、玉米和燕麦中可能产生更多的DON。食用被DON严重污染的麦片的人会出现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中毒症状。保持谷物和食物干燥是避免这个问题的关键。